士力架外包裝煥新升級,踐行“單一”可持續發展理念!

當下,隨著生態環境形勢日益復雜嚴峻,全球氣候變暖趨勢加強,可持續發展相關話題的熱度持續上升,人與地球如何和諧相處成為一項重要議題。 


在此背景之下,越多的企業積極探索有助于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升級產品包裝材料就是重要路徑之一。今年10月,士力架花生巧克力140g和240g外包裝袋煥新,正式升級成為單一材料包裝袋,用實際行動把“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落實到實處。



產品包裝煥新升級  士力架推單一材料包裝袋


食品包裝是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同時也與全球的環保行動息息相關。在可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平衡生活便利與環境友好的可持續發展是食品企業需要面對的挑戰。


此次士力架花生巧克力140g和240g在包裝可持續迭代上更進一步,其分享裝外包裝袋采用可回收單一材料包裝袋。


在諸多包裝形式中,包裝袋因為具有重量輕、柔軟性好、防潮防濕等優勢,被廣泛應用于食品行業。包裝袋通常由多層不同材質薄膜通過復合工藝制成,但因其結構和材質復雜,往往不利于回收循環和再利用。而單一材料包裝袋是指使用如單一聚丙烯(PP)或者單一聚乙烯(PE)材料等單一塑料成分的包裝袋,因此更易回收、易再生,有助于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同時也能保護包裝里面產品的質量。此次士力架花生巧克力140g和240g外包裝袋使用單一材料包裝,為行業帶來了不錯的借鑒。


在煥新包裝的同時,士力架還在新包裝袋右上角印有“請回收 再用我”的綠色循環標識,指引消費者正確分類回收,助力廢棄塑料軟包的回收和再利用。士力架花生巧克力140g和240g新包裝袋可以在特定渠道被回收(如“軟塑新生”項目所涵蓋的回收范圍)。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助力“軟塑新生”體系


最近幾年,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可持續的觀念正在越來越多地影響消費者的選擇。尼爾森IQ發布的報告顯示,70%的全球消費者表示,與兩年前相比,可持續發展對他們來說更重要。貝恩發布的《亞太區可持續消費趨勢洞察》顯示,90%的消費者愿意付出更多價錢購買可持續的消費產品。


與此同時,消費者正在積極嘗試在日常生活中以可持續的方式生活,僅5%的全球受訪者表示他們沒有采取任何行動來可持續地生活。在中國,年輕人扎堆二手交易平臺,購物時自備/攜帶可重復使用的購物袋。對于當下的年輕人來說,綠色消費和低碳生活不只是一個口號,而是一種滲入細節的生活方式與審美態度。


對于品牌來說,這股綠色浪潮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不少食品企業在包材的選擇上逐漸選擇向綠色環??繑n。其中,單一材料包裝因為更易回收和再生,有助于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受到了不少企業的追捧。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塑料軟包裝回收價值相對較低、使用過程中存在被污染的可能,以及消費者對軟質塑料回收認知低等原因,使得軟質塑料的回收率遠低于平均水平。


針對目前塑料軟包裝回收利用面臨的困境和挑戰,2022年,瑪氏中國協同綠色再生塑料供應鏈聯合工作組(GRPG)和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再生塑料分會,與多家知名企業共同發起了“軟塑新生”項目,旨在聯合行業上下游的力量,以社區為試點單位,從設計、回收和再生利用等多個角度探索中國塑料軟包裝回收利用體系的建設,以便讓更多人看見軟塑回收再利用的潛力,被回收利用的塑料軟包裝也將大大節省資源和能源。


“軟塑新生”項目自啟動以來,在多個城市進行了有益嘗試,為實現塑料軟包裝的回收利用、塑料循環經濟發展探索嶄新的模式。此次士力架花生巧克力140g和240g使用的單一材料包裝袋,也可以通過“軟塑新生” 項目的覆蓋地區進行回收,而這也為食品行業踐行可持續發展作出了新示范。 


持續加碼  引領可持續發展新潮流


在2023年年底,士力架推出新品士力架低GI黑巧纖谷棒,率先采用單一材料包裝袋,其“為回收而設計” 的理念也獲得了行業的認可,斬獲了第14屆美獅杯包裝創新及可持續發展大獎賽的綠色意識宣傳獎。


據了解,士力架還計劃在今年年底將所有外包裝袋(140g、240g、200g、280g、500g、1kg)全部升級為單一材料包裝袋,助力構建更可持續的美好明天。


 

結語


可持續發展不是刻板的說教,而是讓消費者看見品牌的行動,并愿意與之同行。從理念到行動,從產品到品牌行為,建立信任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持續的堅持行動。


此次士力架花生巧克力140g和240g外包裝袋使用單一材料包裝,是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最新動作之一。在可持續發展越來越被公眾認可的當下,這讓市場對其未來發展產生了更多期待,為其長期持續的增長奠定了基礎,也為食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打造了借鑒意義。


讓我們一起期待,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消費者行動起來,把眼光轉向更可持續的產品。

賬號登錄

忘記密碼
登錄

沒有賬號?立即注冊

x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手機版

使用“掃一掃”即可查看手機版。

掃碼關注官方微博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